給小資族的持股檔數建議:分散風險與可管理度的最佳平衡
重點結論(先看這裡)
若你「會做功課、偏主動選股」:8–15 檔最能兼顧分散與可管理度。
若你「偏長線、低週轉」:12–20 檔也可,但一定要有汰弱留強機制。
超過 20 檔,除非有明確流程(核心/衛星分層、定期再平衡),否則績效容易被攤薄。
專注於各式3C產品與生活產品的開箱評測、程式相關技術、數據分析應用及理財筆記等議題的網路媒體
給小資族的持股檔數建議:分散風險與可管理度的最佳平衡
重點結論(先看這裡)
若你「會做功課、偏主動選股」:8–15 檔最能兼顧分散與可管理度。
若你「偏長線、低週轉」:12–20 檔也可,但一定要有汰弱留強機制。
超過 20 檔,除非有明確流程(核心/衛星分層、定期再平衡),否則績效容易被攤薄。
中美關稅大戰大部分的小資族大多只敢觀望,因此都有過幾次錯過起漲點的懊悔,很容易讓人在下一次看到強勢開高時,就「不想再錯過」,進而過早出手。問題的核心不是出在技術,而是出在「心裡」。其實早就知道「不要追高」,但每次看到股票跳空大漲,還是會忍不住